余超颖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2038

余超颖”歪子、借柳、忌讳……“高密土话,你能听懂多少?-高密圈儿 余超颖 高密圈儿了解高密新鲜事,点击右边关注 “昨天给大姨打电话,我问她在干什么,她说她在'包姑扎'”。随着普通话的推广,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已听不明白高密土话(方言),冷不丁听到一句高密土话(方言),也不甚明了其含义,往往会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小编整理了部分高密土话(方言),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阅读、研究,并收藏。词 语(方言词汇)高密方言词汇非常丰富,下面选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列出:(一)天文、地理、时令、时间日头(太阳)月明(月亮


余超颖”歪子、借柳、忌讳……“高密土话,你能听懂多少?-高密圈儿

余超颖 高密圈儿了解高密新鲜事,点击右边关注
 
“昨天给大姨打电话,我问她在干什么,她说她在'包姑扎'”。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已听不明白高密土话(方言),冷不丁听到一句高密土话(方言),也不甚明了其含义,往往会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小编整理了部分高密土话(方言),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阅读、研究,并收藏。
词 语
(方言词汇)
高密方言词汇非常丰富,下面选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列出:
(一)天文、地理、时令、时间
日头(太阳)
月明(月亮)
贼星(流星)
扫帚星(彗星)
傍明天(黎明)
头晌(上午)
过晌(下午)
下晌、后晌(晚上)
夜来(昨天)
大尽(农历大月三十天)
小尽(农历小月二十九天)
雾露(雾)
冻冻凌子(房檐上垂着的冰锥)
埝儿(地方或场地)
旮旯(屋子里或院子里的角落)
高崖鼓(土岗子)
坩勾(砂礓)
白茬(收完庄稼未耕作的地)
冢子(古代的大坟)
年根儿(年底)
交九(冬至开始数九)
月儿半载(一个月左右)
五冬六夏(不论寒暑,常年)
老纵旰(较长一段时间)
隔隔、赶忙(稍等一会儿)
年头儿(年景)

(二)植物、动物
棒子、棒槌(玉米)
地蛋(土豆)
萋萋毛(小蓟)
扒扒宝(蔷薇)
夹桃花(凤仙花)
狗奶子(枸杞)
苍子(苍耳)
扁嘴(鸭子)
布嘎(鸽子)
长虫(蛇)
团鱼(鳖)
黄鼬子(黄鼠狼)
野秋(喜鹊)
老鸹(乌鸦)
土蚱(蟋蟀)
夜猫子(猫头鹰)
叫驴、草驴(公驴、母驴)
犍子、莳牛(公牛、母牛)
蚁蛘(蚂蚁)
苍蛘(苍蝇)
曲蟮(蚯蚓)
歪子(青蛙)
歇虎子(壁虎)
马鼠子、马蛇子(蜥蜴)
蚂蚱(蝗虫的总称)
乖乖(蝈蝈儿)
借柳(蝉)
巴肌毛子(刺蛾的幼虫)
蛤蟆各丁子(蝌蚪)

(三)房舍、器物
天井(院子)
夹古道(两墙中间狭窄的通道)
阳沟(院墙底部用来排泄水的洞口)
院棱墙儿(院墙)
正面、净面(房子向院子开门的一间)
釜台(陶制或用砖砌成的烟囱)
圈(厕所)
茅刀(麦草编成圆形带盖的盛食物的器具)
盖垫(用高粱蓬杆编的锅盖)
铺衬(破旧的碎布)
拄棒(拐棍)
绒子(棉絮)
褯子(尿布)
燎壶(烧开水用的壶)
电棒子(手电筒)
豆枕(枕头)
抽头(抽屉)
风掀(风箱)
气棒(打气筒)
钉钩(用来挂肉的钩子)
蓄铁石(磁铁)
(四)人品、身体、疾病、医疗
小厮(男孩儿)
嫚姑子(女孩儿)
光棍子(年纪大的单身汉)
杠子头(倔强而固执的人)
下三烂(被人瞧不起的贫贱之人)
酒头鬼(经常酗酒的人)
瞳仁儿(瞳孔)
雀子(雀斑)
闹腮胡、赖胡子(络腮胡子)
牙花子(牙龈)
卜脐(肚脐)
腰子(肾)
冻着了(感冒)
疮气(中暑)
热疙瘩(痱子)
鬼烦(荨麻疹)
偏枯(偏瘫)
瘫骨(下肢瘫痪的人)
耳背(听力减退)
嘲巴、痴巴(傻子)
野巴(疯子)
颠木(疯癫)
雀瞽(夜盲症)
也龙盖(额头)
拨龙盖(膝盖)
(五)服饰、饮食
春秋衣(针织内衣)
遮巾(围嘴儿)
搀铤(皮带扣)
苇笠(斗笠)
古扎(水饺)
饽饽(圆形的馒头)
卷子(长方形的馒头)
茶食(点心)
就菜(佐餐的菜肴)
面汤(面条)
青汤面(不加卤的面条)
焦面(炒面)
单饼(用鏊子烙成的单层薄饼)
干饭(不带汤的熟米饭)
忌讳(醋)
麻山(豆饼)

(六)红白喜事、日常生活
将媳妇(娶媳妇)
小礼儿(新娘结婚带的糖果等)
看三(结婚第三天,新娘的母亲等去看望新娘)
过百岁(庆贺婴儿出生九十九天)
送汤米(女儿生孩子后,娘家去送鸡蛋、小米等礼物)
老了(对死的褒称)
添土(清明或其他祭日到长辈坟上添土,以示悼念)
饥困(饥饿)
吃烟(吸烟)
营生儿(干的活、工作)
搐腰(系腰带)
(七)交往、语言
拉呱(闲谈、聊天)
闯门子(串门儿)
伙家(朋友)
瓜蔓子亲亲(远亲)
借光(请……帮助)
疏淡(冷落)
吃屈(受委屈)
拉皮条(撮合男女私情)
予急(在需要的时候予以接济)
打饥荒(还债)
调怂(唆使)
引登(引诱)
拿(憋)凡(刁难)
掉架儿(失掉身份)
呛应(挑起事端)
戳弄(挑拨)
颠楞(言语刺激使难堪)
咋呼(吆喝,嚣张)
抖擞(不自重,不稳重)
固搐(紧缩起来,不舒展)
顾拥(蠕动)
仰嘎(面朝上躺着)
赔不(道歉)
哭穷儿(有意诉说自己穷困)
嘘呼(吵闹、呼喊)
跟问(追问)
呲啦(训斥)
嫌吼(责备、训斥)
话备(数落)
(八)农工商学文等行业
上坡(到地里干活)
小车儿(独轮手推车,小汽车)
驴犋(木犁)
碌碡(带棱的石磙)
门头(临街的经商处所)
赶山(赶庙会)
馆子(饭店、酒店)
小摊儿(摆在地上卖商品的摊子)
打草儿(起草稿)
上学屋(上学校)
对子(对联)
肘鼓子(茂腔戏的前身)
大戏(京剧)
大鼓书(胶东大鼓)
悠千(秋千)
(九)心理、感知
烦气(厌恶、厌烦)
欢气(欢喜、高兴)
点哄(欺骗)
恶涌(恶心)
齁咸(很咸)
低(倒霉、运气不好)
屈枉(使受委屈或冤枉)
二思(犹豫不决)
谋量(估计、揣度)
打谱儿(打算)
觉惊(心虚害怕)
讨愧(自觉惭愧)
懊唤(后悔)
草鸡(认输、服软)
(十)动作、行为
瞅睺(偷看或到处乱看)
哺咂(上下唇连续发出得声音)
坐蜡(陷入为难境地)
剜打(恶意指划)
扑拉(手抚物体表面,使其平整或洁净)
拌拉(搅拌)
窝搓(把布、纸之类弄皱)
掂量(拿在手里估计重量)
夹拿(夹在胳臂底下)
劈拉(两腿分开)
听说(听话)
咧喳(撒娇)
谝能(有意在人前显示)
拉倒(作罢)
瞎戏、瞎耍儿(没有指望)
出上(豁上、拼上,不讲理)
拽(扔)
踡(用脚踢)
不拢够(没时间、没工夫)

(十一)性质、状态
不是(错误、无理)
不离儿(不错、差不多)
疵毛(差)
安然(安详文静,大方自然)
儒尔官服(像模像样、本本分分)
乍狂(张狂、嚣张)
慢毒(面善而内心险恶)
尖馋(嘴馋挑食)
差迟(差劲)
黏糊(办事不利索、拖沓)
出条(人的才能和相貌出众)
喜相(面容和悦)
粗拉(粗心、粗鲁)
近便(距离近)
夹密(细密、结实)
派赖(脏、不整洁)
能一(能干,本领大)
方(翻)骨热 (非常热)
窄巴(地方狭窄或生活困窘)
不糙(不错,好)
拙古(拙笨)
死轴(不灵活)
各一路(与众不同)
露卫、板正(整洁)
埋汰(脏乱)
张狂(不稳重)
失慌(不谦虚、 不稳重)
二乎(没把握)
(十二)程度、范围、时频、情状
八成(大概)
定准(肯定、一定)
碍(挡、背)不住(说不定)
统然(总共)
一遭儿(统统、全部)
成的(非常)
亏着(幸亏)
成心的(特意)
急忙现促(匆匆忙忙)
附就(顺便)
怪不当儿地(难怪)
门是(难道)
赔当儿(权做)
遥那来(到处)
光(常常)
净(全是)
己自(本来)
(十三)方位、指代、数量、介引、连接
一半瘪子(旁边)
行(读xing)(层)
盘、盼(一段时间)
嘎拉(一圈)
四稍(四边)
坐窝一溜(四周、近处)
旮哈旯儿(角落)
背腚后来(背后)
张(这样)
囊、娘、聂(那样)
备得(非得、非……不可)
急赶(等到、到……时候)
敢自(特别、太、很)
管总(老是、永远)
执为(因为)
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
同义词 :
高密方言的同义词不是一对一的关系,有时一个词有几个同义词。如,表示“刚才”:才将儿、将才、将忙儿、才急忙儿来、才将忙儿等。再如表示“吝啬”:小作、小气、苟之、抠嗖、嘎扭、玍古、玍杂子、狗食、蛆皮等。形容“小”:没点儿、没大点儿、没老点儿、一点儿点儿、精点儿、精嘎儿等。表示“时间长”:一纵旰、老纵旰、一大盘子等
反义词 常见的有:
好——糙 丑——俊
欢起——恼脆生——皮筋
明白——混沌  爽快——粘缠
小作——大方  娇气——泼实
和气——阴毒  实诚——刁滑
连利——拖拉  技量——拙古
多义词 有代表性的:
1.低:a、倒霉:你低了吧。b、不受欢迎的人:你真是个低。c、应该:他想得便宜吃了亏,活低!d、令人厌恶:看看你这个低样!
2.扎箍:a、治疗:扎箍病。b、修理:扎箍车子。c、打扮:这衣裳挺扎箍人。d、整治:咱今天扎箍扎箍他!
3.拾掇:a、修理:拾掇车子。b、整理:拾掇一下桌子。c、拿:拾掇出饭来。d、责备:他挨了父亲一顿拾掇。e、惩罚:明天咱拾掇拾掇他!熟语

成语
高密方言中的成语是高密人长期习用的定型化短语,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是熟语中的主要成员。如:
杀鸡问客 稀里马哈 热羊死偎
二郎八蛋 皮脸狗腚 里翻外和
嗷天呜地 撇腔拿调 神念杂语
狗臭臊脑 猴头六脑 儒尔官服
福态福相 五大三粗 缉缡打撒
实实落落 差一抹二 胡打狗干
一窝当块 啦二撇三
惯用语
口语中较为通行的短语,高密方言中常见的有:
甩大鞋 看相声 出洋相
扯后腿 出上出 献殷勤
检洋料 插舌头 下架子
捞外快 胡闹台 上讲究
窝囊废 花架子 走过场
吃护食 口头语 马后炮
砸杠子 吹大牛
谚语
谚语中,有自然农业方面的,还有社会生活方面的。列出部分:
过了惊蛰节,种地不停歇。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三春不如一秋忙,三秋不如麦上场。
有钱买种,没钱买苗。
小满不满,芒种不忙。
芒种三日见麦茬。
六月六,看谷秀。
豆子开花,墒沟摸虾。
麦种黄泉谷露糠,豆子种在地浮上。
只割伤镰麦,不割伤镰谷。
谷高成,麦高秕,秫秫高了不晒米。
种地不施粪,等于瞎胡混。
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大雪不封地,过不了三二日。
日落北风死,不死刮三日。
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
先下牛毛无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旱了的东风不下雨,涝了的北风不开晴。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眼经不如手经,手经不如常拨弄。
一遍生,二遍熟,三遍不用问师傅。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饥时帮一口,强起有时帮一斗。
吃饭先喝汤,强起开药方。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童谣
拉大锯,扯大怀,
姥娘不来妗子来。
擀单饼,熬菠菜,
撑得妗子起不来。
背草,拾草,
一拾拾了个大棉袄。
拽了吧,不割舍的,
穿着吧,虱子咬。
歇后语
刘连仁吃山韭菜——没有办(拌)法儿(1944年刘连仁被抓到日本当劳工,后逃到深山里,吃山韭菜充饥)
南山顶上滚碌碡——石(实)磕石(实)
石头蛋子腌咸菜——一言(盐)难进
葛家庙子雇人——葛(各)雇葛(各)(葛家庙子多是姓葛的)。
刘大人的靴子——底儿强(刘大人即清代刘墉)
西北风刮蒺藜——连风(讽)带刺
轴子里卷灶马——画(话)里有画(话)
注沟打仗——乔(翘)吵(注沟多是姓乔的)
道乡起了火——煳(胡)阎(言)(道乡姓阎的居多)
半壁店子去赶集——齐下呼家庄(从前店子村做买卖的多,离呼家庄近,每逢呼家庄集时,店子村多数的人都去呼家庄集做买卖)
词的变化发展
(词的消亡)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高密方言中有些词已经成为历史,走向消亡。如“觅汉、钱褡子、岔裤、火盆、围子、石笔”等。有的词消亡后已经被普通话的词语所代替。如“香油馃子、饽饽、胰子”已经分别被“油条、馒头、肥皂”所代替。
词的再生
高密方言在使用发展中产生了许多新生词,如“瞎耍儿、瞎戏、抓大头、上口气、狗皮局儿、爬大釜台、”等。随着对外开放,很多外来词也运用到高密方言中,如“大款、回扣、钢镚儿、傻冒儿、帅呆、酷毙、哇噻”等。
词义的扩大
方言中有的词义比原来扩大了。“小车儿”,原来专指独轮手推车,现在还指小汽车。如:他坐着小车来的。“城”原来指城市和城镇,现在还指饭店、商店等。如:火锅城、鞋城、食品城、服装城等。再如“好孩子”一词,现在除指好儿童少年外,还指那些游手好闲、打架斗殴、寻衅逞能的青年。
词义的缩小
 也有的词义比原来缩小了。如“石板”以前除了指石质板材外,还指小学生用来写字的带木框的陶制平板,现在只有石质板材的意思了。“工夫”以前除指时间外,还指在工夫市(旧时劳务市场)上找活干的人(即短工),现在专指时间了。
词义的转移
 有的词义古今有了明显的变化。如“下不去市”以前指在工夫市(旧时劳务市场)上找不到活干,现在指到吃饭时间没人请吃。“掌柜的”原来指商店、旅店等店铺的负责人,现在逐渐被老板、经理所代替,而把“一家之主(当家的)”戏称为掌柜的。语法
词 法
(一)用单音节词表示双音节词的意义。 如:眼(眼睛)、牙(牙齿)、窗(窗户)、舅(舅舅)、姑(姑姑)、客(客人)、儿(儿子)、集(集市)、谷(谷子)、席(席子)、园(菜园)、灰(灰尘)、被(被子)、梳(梳子)、镰(镰刀)、面(面粉)等。
(二)词的重迭很灵活。名词、动词、形容词都能重迭:
车儿车儿、虫儿虫儿、包儿包儿、拌拉拌拉、扫巴扫巴、拍打拍打、大高高、大远远、大粗粗、精瘦儿瘦儿、精细儿细儿等。
(三)词缀构词很广泛。用在名词前表示人品的有“汉”“厮”“巴”等。如:瞎汉、聋汉、小厮、秃厮、哑巴、结巴等;有些动词能带“巴”“拉”“查”“嘎”“弄”等。如:撕巴、捏巴、划拉、抹拉、扒查、挖查、仰嘎、嚼嘎、摆弄、翻弄等。
普通话里的词缀虽然有“子”,但高密方言里“子”的用法更广泛,普通话里不带“子”的词,在高密方言中可以带“子”。如:蟹子、馅子、胰子、公子、母子、媳子、树枝子、嫚姑子、孙女子、牙刷子、澡堂子、雨点子、茶缸子、酒瓶子、电棒子、手背子、马扎子、苦菜子、疙瘩子、指介盖子、秫秫壳罗子等。
(四)“的”字短语用法很普遍。各种专业人员大部分能用“的”字短语称呼。如:种地的、说书的、要饭的、唱戏的、剃头的、赶马车的、跑买卖的、扎箍车子的等。
(五)量词用法很灵活。高密方言量词比普通话少,但用法很灵活,“个”能代表普通话的很多量词。如:一个鸡(只)、一个马(匹)、一个牛(头)、一个帽子(顶)、一个壶(把)、一个麻袋(条)、一个桌子(张)、一个锅(口)、一个汽车(辆)、一个火车(列)、一个船(艘)、一个飞机(架)、一个电话(部)、一个井(眼)、一个石头(块)等。
句 法
(一)处所补语常省略介词。如:把饭端(到、在)桌子上。把它撂(到、在)天井里。
(二)跟普通话中带趋向补语和处所补语的“把”字句相当的句式。如:抓起他来(把他抓起来)。关他门外来(把他关在门外边)。
(三)很多地方用“开”作补语,而且不能用别的词代替。如:刮风〈开〉了(刮开风了)。发报纸〈开〉了(发开报纸了)。
(四)比较句不用“比”而是用“起”或“赶”。如:他走路快起我(他走路比我快)。我赶不上他学习好(我不如他学习好)。
(五)疑问句句子成分比普通话少,但表达的意义很明确。如:张?(这样吗?)吃了没?(吃饭了吗?)你上哪?(你到哪里去?)
(六)复句的关联词语与普通话不同的情况。
1.选择复句:
“要不……要不……”:咱要不就回去,要不就在这里干。
“不就……不就……”:今天不就我去,不就他去。
2.递进复句:
“不光……还得……”:不光叫他参加,还得叫他唱主角。
3.条件复句:
“但自……就……”:我但自能支持,就不打针吃药。
4.承接复句:
“急赶……就……”:急赶吃了饭,就八点了。
5.因果复句:
“得为……才……”:得为分家,兄弟才不合的。
6.假设复句:
“自应……就……”:你自应叫他去,我就不去了。
这么多的高密土话(方言),你能听懂多少?
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图文来源:中国·高密
▍商务合作/爆料微信:sdsh555

全文详见:https://www.6596.org/475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