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颖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363

余超颖“错认母”又逢“喜当爹”,狸花猫再探《包公案》|《蓝毛毛找猫》27:千变狸猫-观复猫 余超颖00引言猫在中国的历史,是一部融入史,一部亲民史,一部走下神坛的传奇通史。从先秦到明清,猫之史料,从零星几点到汇入俚俗,在明清小说中多处可见。现今公认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除了《三国演义》受题材和描述年代所限,猫之身影难觅踪迹,其它三部皆有“猫”字出现,约共36处。不过,它们“猫”之数量的总和也难敌古版“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金瓶梅》中的“猫”字约


余超颖“错认母”又逢“喜当爹”,狸花猫再探《包公案》|《蓝毛毛找猫》27:千变狸猫-观复猫

余超颖00
引言
猫在中国的历史,是一部融入史,一部亲民史,一部走下神坛的传奇通史。

从先秦到明清,猫之史料,从零星几点到汇入俚俗,在明清小说中多处可见。
现今公认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除了《三国演义》受题材和描述年代所限,猫之身影难觅踪迹,其它三部皆有“猫”字出现,约共36处。不过,它们“猫”之数量的总和也难敌古版“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金瓶梅》中的“猫”字约达48处,并且,猫在《金瓶梅》中还是妥妥的“重要配角”。

说到这里各位喵兄喵弟未免心下不平,猫在中国历史三四千年,出场次数最多时还是个配角,难道就没有当主角的时候吗?!

还真有。一直到清末,一部《三侠五义》横空出世,“猫”字出场约42次,留下重要章回剧目“狸猫换太子”+重要文学形象“御猫”展昭,为猫在中国的古代史画下了浓墨重彩、深入人心的句号。
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狸猫换太子”的真相。

01
狸猫换太子
《三侠五义》开篇,奇幻无比。
你道此盒内是什么东西?原来就是二人定的好计,将狸猫剥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认不出是何妖物,好生难看。二人来至玉宸宫内,别人以为盒内是吃食之物,哪知其中就里,恰好李妃临蓐,刚然分娩,一时血晕,人事不知。刘妃、郭槐、尤氏做就活局,趁着忙乱之际,将狸猫换出太子,仍用大盒将太子就用龙袍包好装上,抱出玉宸宫,竟奔金华宫而来。
——《三侠五义·第一回·设阴谋临产换太子 奋侠义替死救皇娘》
宋真宗时,刘、李二妃“俱各有娠”,天子酒后有言,“如有生太子者,立为正宫”。刘妃惧怕李妃先诞下太子,用一剥皮狸猫将小婴儿换走。多年后因缘际会,当年的婴儿还是成为了太子,也就是日后的宋仁宗。
宋仁宗即位后,刘妃变为刘太后,李妃却逃出宫沦落乞讨,路遇龙图阁大学士包拯,吐露真相,被包拯带入京中。在包拯的帮助下,宋仁宗识得生母,李氏沉冤得雪,而太后刘氏则含罪自尽。

为大众熟知的包公形象
coser:小二黑
那么,“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是真的吗?
基本上,宋仁宗、刘、李二妃的名姓是真的,故事的内核——即“狸猫换太子”的情节实系虚构。不过,“狸猫换太子”也并非全凭想象,其原型乃是宋仁宗时的“仁宗认母”与“假冒皇亲”的结合,情节奇幻曲折,轰动当时,竟完全不亚于小说。

02
仁宗认母
先说“仁宗认母”。
宋仁宗是宋朝的第4位皇帝,13岁即位,在位42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但是这位颇有作为的皇帝,却活到23岁才识得自己的生母。这在《宋史》确有其事。

仍然是刘、李二妃,和小说中的势均力敌、残酷竞争不同,宋仁宗的生母李氏初入宫时,仅是刘氏的侍儿,“真宗以为司寝”,而刘氏则已经被立为皇后,二者地位悬殊。
再说刘皇后,也不似小说中那般阴狠毒辣,历史评价反而很有能力德行,对她的能力,后人常把她与吕后、武则天相类比,却是褒义,所谓“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氏生下小宋仁宗后,被封为崇阳县君,后来一点点“进才人”、“为婉仪”,一直到宋仁宗长大即位后,还好好地活在宫里。在宋仁宗即位时。李氏晋封“顺容”,刘皇后还着人“访其亲属”,为其弟加官,“补三班奉职”。李氏因病卒于明道元年(1032年),享年46岁,死后更被“进位宸妃”。

但是,虽然刘皇后对李宸妃一直照顾有加,李宸妃是宋仁宗生母这件事,却是直到刘皇后去世的1033年才大白于天下。此时李宸妃已去世一年,宋仁宗已经23岁。
同样是23岁,李氏那年生下小宋仁宗,刘皇后已42岁。42岁的刘皇后无子,故“取为己子养之”。太后积威,无人多言,而李氏也“嘿处先朝嫔御中,未尝自异”。这个秘密一藏23年,直到明道二年三月甲午,“皇太后崩”,四月壬寅,宋仁宗“始知为宸妃所生”(宋史·本纪第十·仁宗二),所谓“终太后世,仁宗不自知为妃所出也”。
宋仁宗是怎么知道真相的呢?
天道沧桑,刘太后死后,立即有人向皇上揭密。“章献太后(刘太后)崩,燕王为仁宗言:「陛下乃李宸妃有所生,妃死以非命。」”,宋仁宗得知后“号恸顿毁,不视朝累日,下哀痛之诏自责”,追“尊宸妃为皇太后,谥庄懿”。

李氏真的是被刘太后害死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历史精彩至极。李宸妃终于名正言顺地加谥皇太后,刘太后也并未被厌弃,因为她得高人相助,早有准备。
当年李氏因疾而逝,因李氏曾为刘太后侍女,刘太后便想“以宫人礼治丧于外”,却被丞相吕夷简制止了。吕夷简在太后的怒火下从容而对,劝对方未雨绸缪:“陛下不以刘氏为念,臣不敢言;尚念刘氏,是丧礼宜从厚”——他暗示刘太后,若以后真相事发,整个刘氏家族危矣。
于是李宸妃下葬改用“一品礼,殡洪福院”。吕夷简还细心地暗中将李宸妃以皇后服饰装殓,并“用水银实棺”,为确保万无一失,还警告办事官员:“异时勿谓夷简未尝道及”。

再说宋仁宗,生母的真相被瞒了这么多年,还被人告知生母李宸妃“死以非命”,哀痛之下,“幸洪福院祭告,易梓宫”,将李宸妃陵寝改迁,开棺为验。
结果大吃一惊。梓宫中的生母李宸妃在水银的防腐下“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并非被害而死。宋仁宗回想刘太后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悉心抚育,“叹曰:「人言其可信哉!」”,自此对待刘氏家族“加厚”,并将刘太后的谥号改为四字的“庄献明肃”,也是从刘太后开始,临朝称制的皇后,谥号才从以前的两个字变为四个字。

仁宗认母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下完美收关,情节错综跌宕,一千年后的我们读来仍然惊心动魄。此次事件不仅载入《宋史》,在当时,亦令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毕竟,错认生母、下诏自责、开棺验尸、皆大欢喜的剧情每一环都令人咋舌。
胡适曾考证《三侠五义》,为其作序,他这样评价“狸猫案”:“这样的大案子自然最容易流传,最容易变成街谈巷议的资料,最容易添枝添叶,以讹传讹,渐渐地失掉本来的面目,渐渐地神话化”。(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
“错认母”讲完了,那么“喜当爹”又是怎么回事呢?很不巧的是,这两出“人间悲剧”都发生在宋仁宗一个人身上。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周分解。
下回再见咯~

特别鸣谢·出镜观复猫·按顺序
戴南瓜 王情圣 花飞飞 小二黑
苏二花 马都督 云朵朵 金胖胖
庄太极 宋球球 黄枪枪
摄影:观复二白
文案:观复西红柿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
喜欢就关注 精彩不间断

全文详见:https://www.6596.org/5760.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