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颖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471

【视频】SIDEMOUNT》——追本溯源话SIDEMOUNT 《WHY-潜行者dive 本文由阿笨于2013-2014年翻译整理,青鱼潜水编纂,所有权归阿笨所有,禁止转载。如需转载原文请联系阿笨。王文峰 (Ben/阿笨)- IANTD 中国区总监,技术沉船教练训练官,深潜教练训练官,洞穴潜水教练训练官-PSAI&TDI&IANTD 技术潜水员 全洞穴,高阶沉船,三混气深潜,空气深潜- GUE 技术潜水员 TECH 1- Megalodon 全密闭循环呼吸器 TECH CCR-


【视频】SIDEMOUNT》——追本溯源话SIDEMOUNT 《WHY-潜行者dive



本文由阿笨于2013-2014年翻译整理,青鱼潜水编纂,所有权归阿笨所有,禁止转载。如需转载原文请联系阿笨。
王文峰 (Ben/阿笨)
- IANTD 中国区总监,技术沉船教练训练官,深潜教练训练官,洞穴潜水教练训练官
-PSAI&TDI&IANTD 技术潜水员 全洞穴,高阶沉船,三混气深潜,空气深潜
- GUE 技术潜水员 TECH 1
- Megalodon 全密闭循环呼吸器 TECH CCR
- 资深水下摄影师
- 无极潜者探险队队员 水下摄影师
- 化学工程学硕士
- 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和真诚,为中国缔造新一代的潜水人
二当家要插一嘴,先看下面这个视频,也许你会将后面的文字阅读的更仔细。视频中为Steve Bogaerts,GSM(go sidemount)缔造者。

以下为原文。
本文所有内容来源于GOSIDEMOUNT的Steve bogaerts。
Ⅰ 楔子
写在本文之初
误打误撞进入技潜之门已有4年。四年间,从一个乍入江湖、飞沙走石的OW,逐步进化成在封闭空间里一尘不染的徐徐飘过师弟师妹;从笃信身上挂满集牛X与傻X于大成的潜水装备,回归于信手捻来简单装备也要控制自如;从纠结于十大潜点的扫荡次序,转而醉心在那洞穴的梦幻空间。

所有这些转变得益于2011年底的墨西哥洞潜求学,我的两位老师PSAI中国的总监Gallup lee 和GOSIDEMOUNT创始人Steve bogaerts,他们教给我追求至美、至简、至真的潜水理念,这成为我不断提升技潜技艺的动力源泉。


2010年,Steve bogaerts的一段水下芭蕾般的技潜视频让他一夜成为一名粉丝最多的潜水员。此后SIDEMOUNT就成为潜水爱好者和设备商时常挂在嘴边的关键词。这些年来,眼花缭乱的SIDEMOUNT装备问世了炫音社。可是,什么是SIDEMOUNT?为什么要SIDEMOUNT?这些最本初的理念,似乎淹没在各种缤纷的变种及混搭的设计中。(这不能不令广大有理想,有追求的潜水员捉急啊!稍安勿躁,复习一下那段经典先)
(二当家又要插一嘴,这里就是刚才给你们看的那段视频)
实在是说不清SIDEMOUNT 和Steve bogaerts 谁成就了谁,那么我们就让Steve bogaerts的语言来解密SIDEMOUNT吧(如下所有的内容来源于Steve bogaerts 在2010年某个“牛叉”技潜组织年会上的演讲。奇葩的是当时演讲台下同时坐满了steve的反对者和支持者,值得庆幸的是台下最终无人因此受伤)。


Steve bogaerts从事SIDEMOUNT潜水到今天已有18年有余 他最早在英国第一个洞潜就是使用SIDEMOUNT配置。他在墨西哥15年来,绝大多数都是使用SIDEMOUNT从事洞潜。而这些潜水多数都是难度较高的探险潜水,正是在大量的高难洞穴探险中,不断的实验、摸索和失败,深深的激励他不断改进SIDEMOUNT的装备、配置、技巧和程序。更完善的SIDEMOUNT技术配置和更高难度的洞潜,这两者互相促进,所以他的SIDEMOUNT潜水系统得以快速持续的演进和发展。


在个人潜水的同时,教学成为他不断学习新东西的另一种方式。Steve认为深入学习一种技术的最佳方法或许就在教授别人学习之中。不同人的不同反应,让你对事物产生彻底的认知。如果能找到一种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技术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于自己。通常教授学生课程的同时自己也能学到相应课程的最新内容。(唯一不好的是,学生知道这桩秘密之后,会不会要找老师收钱呢 ?广大的教练员们,请砖下留情。)(二当家批注:这段儿深表赞同。)

Ⅱ SIDEMOUNT的历史
作为这样一个洞潜顶尖高手,他为什么会选择SIDEMOUNT? 在他的洞潜概念中,装备的灵活性、安全以及舒适性是首选的关键词,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这些就要从SIDEMOUNT的历史寻找答案了。

因为本人打小就只能看图片多的书,所以请各位响应卤煮的良好习惯。咱们看图说话。

(这幅矿山民工图,各位肯定不能和潇洒倜傥,玉树临风的SIDEMOUNT Diver联系在一次。不好意思,虽然同为SIDEMOUNT Diver的我也百般不愿面对这张残酷现实。但是这幅令人挖目相看的图的的确确是SIDEMOUNT diver的鼻祖,而且还是那种需要滔滔江水般仰慕的------现代洞潜探险家们最初的形象。)
(这里二当家不插嘴,插张图——真·矿工,英俊的不行)

绝大多数SIDEMOUNT潜水的理念都来自于洞穴探险,而且这种最原始意义的SIDEMOUNT概念已经存在了相当相当相当长的时间最早的的SIDEMOUNT潜水是由英国的洞穴探险组织成员最先使用的,为了拓展洞穴探索的范围,他们用SIDEMOUNT潜水,以通过各种旱洞中的水道。例如1960年Wookey 洞穴系统和 Swildon 洞穴系统的探险事实上,直到今天武术万维网,在英国所有的洞潜仍然在用SIDEMOUNT系统。因为很多的旱洞都有各种不同的水浸通道部分,而SIDEMOUNT DIVE系统是在这类环境下唯一现实的选择。
继续看图说话

这张非常写实的照片是绝大多数英国旱洞探险者的工作照,他们在探洞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无数阻挡在探索之路上的小段水道。因为这些人的背景知识更多是建立在洞穴探索,而不是潜水上,所以他们的潜水技巧多数都是自我摸索的状态,水平相当的初级。咱们diver们所追求的中性,TRIM,推进效率等技巧,根本就不在他们的脑子里。

(这个图带点意思了,有木有?!透过彪悍的令人无法直视的外部配置后面,掩抑不住的是那极富神秘气息的潜水理念。)
当然。可以想象,要让如图这双Wellington boots打出灵动的shuffle kick,的确有点勉为其难。这个世界最早的SIDEMOUNT系统相当的简单。通常就是一个腰带上面挂了一串气瓶,气瓶上的瓶箍帮助其悬挂在腰带上。气瓶的顶部在腰部以上,瓶身一直垂挂到腿部。这样的系统在狭窄的洞穴中穿脱转换非常方便。同时也能有效的提供探洞者足够的生存机会。

(显而易见。这种系统非常适合狗熊状的爬行,而非潇洒的徐徐飘过)当然在世界上其他有较大水体的洞穴,允许使用BACKMOUNT进行推进。比如法国人的洞潜潜水员就乐于用双瓶BACKMOUNT。所以那些法国佬干脆直呼SIDEMOUNT为“英国佬系统”。
(先不去管法国佬和英国佬之间的恩恩怨怨。在英法忙着以嘴服人之际。从不缺乏投机美德的美国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SIDEMOUNT系统,虽然这幅图看起来比一个生意不好的菲律宾DM还惨。)

1970年美国洞潜潜水员Woody Jasper 改装了“英国佬系统”并用于佛罗里达,水浸地质结构的洞穴潜水。
Woody把SIDEMOUNT气瓶的位置抬高,这样气瓶的顶部恰到好处的从腰部转移到腋下,同时增加一个休闲潜的夹克式BCD来做为浮力装置。这样的配置潜水员可以很容易的控制中性甚至可以做到很好的Trim,从而可以更有效率的在更深更长的洞穴体系内移动。与此同时仍然完好的保留英国佬系统的灵活性和功能性。近50年中,世界上很多洞潜探险家坚持选择SIDEMOUNT作为最理想的洞穴探险装备系统,他们通行的做法和这个聪明的美国佬Woody一样,即按照自己的需要DIY属于他们自己的SIDEMOUNT系统。(商机面前,真正“奸商们”是敢于直面最惨淡的人生内伊组特,不管他们懂还是仅懂一点SIDEMOUNT。章丽厚但是这些勇敢的“奸商们”所做的任何商业化的努力都是值得让那些坐等渔利的跟风者去汗颜的。)

Dive Rite(他们祖上也许是个捕蟹世家) 在90年代中期引入了Transpac 系统,设计者是Dive Rite的老大,洞穴探险家 Lamar Hires,他们可以说第一个真正商业化SIDEMOUNT系统的制造商死亡战车 。好样的! Dive Rite!几年前SIDEMOUNT还是洞潜探险者的专利,如今SIDEMOUNT变得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受到普通潜水员的认可。SIDEMOUNT不仅用在洞潜探险和普通洞潜上,在OPEN WATER也看到越来越多的SIDEMOUNT Diver的身影。(这点我非常有共识的,一个优秀的SIDEMOUNT DIVER,在水中徐徐飘过的潇洒,是绝对秒杀一切的(二当家批注:突然出现的三个呲牙非常不稳重,本着尊重原著的态度,二当家沉重地敲出了这三个呲牙)逢坂春菜。这里不用等徐徐飘过了,面对下图这身打扮的SIDEMOUNT Diver徐徐走来,请告诉一个你不选择SIDEMOUNT的理由先。)

(二当家批注:放大看略有点儿龅牙)
清楚了SIDEMOUNT的历史。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要选择SIDEMOUNT呢?利于钻洞了、轻便了、 修身了、甚至泡妞利器。。。。。。等等各种奇葩理由都能纷纷出炉。mists 可以说一百个人选择SIDEMOUNT或许有五百个理由。但是最本真的原因是什么呢?
此前提过的灵活性、安全,以及舒适性可以说是每一个SIDEMOUNT Diver 的首选原因。下节咱们拿个放大镜,好好在图上研究这三个理由的细枝末节。

Ⅲ SIDEMOUNT 最本质的理念
《变形金刚》-----灵活性
目前为止,所有潜水装备中SIDEMOUNT系统是最具灵活性的系统。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SIDEMOUNT系统,如变形金刚般可以随时快速拆分,组合,移动,调整。所以可适用的范围很广。技潜的童鞋一般都有这样的尴尬吧。兴冲冲跑到潜店,放眼望去都是单瓶。。。。。。可对于对于SIDEMOUNT TEC DIVER来说来的正好。对于探洞的童鞋就更有体会了,很多洞穴的入口不是深山老林就是高山峻岭。想象一下扛着双瓶在山里又爬又攀的走5里山路,这是何等的彪悍。当然兜里有米,且手下小弟无数的土财主例外。
对于有些小弟也很难跟班的地方,再有钱,那里的磨也推不动鬼。

经常玩封闭空间潜水的童鞋,一定知道很多洞穴和沉船里有不少狭小空间,仅适合楼主般超薄型身板推进,一般人双瓶是很难进入的。遇到这种入口,好奇的童鞋在百般纠结之后,基本上是双瓶一脱就要往里面硬挤。人家SIDEMOUNT童鞋呢,通过快速简便的移动气瓶,让身体轮廓变扁变窄,轻松穿越,毫无悬念。BACKMOUNT的人在入口,憋出吃奶力气挤出人形轮廓之际,SIDEMOUNT同学早已惬意的逛了两圈,不带着一丝云彩地走人了。《绳命是多么辉煌 绳命是如此精彩》-----安全性
这段实在是太重要了明末风暴,因为生命攸关,不得不请出延参法师的名言警句作为小标题。
之前的情况还算好对付,大不了卤煮我不进去了。
但下面这个情况,历来豪迈不羁的卤煮却绝对不敢大意了。各位看官请仔仔细细看如下这张照片,并留意那段红字。

在所有的BACKMOUNT系统里。所有的,最重要的生命维持系统,如一级头,瓶阀,喉管等都在背部最上方,基本暴露在潜水员最外露的位置。对于狭窄的封闭空间里,这个身体位置上,如果潜水员后脑勺进化出一只眼,或许才能安逸。不然,为了时刻准备处理这个位置上的危机,让一个BACKMOUNT潜水员最不能得的病不是减压病,而是肩周炎赛文二世。对于封闭空间来说,BACKMOUNT 最大的问题,就是将所有的气阀 气阀手柄 一级头 以及链接的喉管这些最重要的设施一股脑都放在一个你看不见,难摸着,最外露,天天撞的最佳位置上。

在封闭空间里,这些重要的系统存在最大的损伤可能,无形中增加了封闭空间的危险性。
各位可以做一个实验,在这个你看不见,难摸着的地方,当你最重要的生命维持设备出现故障后,无法淡定的你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处理好呢?所以,一个训练有素的封闭空间潜水员要么有超快的v-drill的速度。可以眼睛不看,迅速判断装备哪里出了问题。比如我的师兄-使不得同学的速度;要么就需要神一样的队友在关键时刻,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出现在你面前,比如我的BUDDY蚊子老猫就有这样的福气。
然而很多时候,没有烧香就匆忙下水的封闭空间潜水员,遇到这类问题往往很难解决甚至没法解决。

众所周知,处理高端人品危机的时候自然需要高端技巧,例如:呼吸自动漏气的二级头时候需要轻柔精准的开关瓶阀;水中更换故障一级头。甚至直接呼吸瓶阀的出气。
看图就知道,这几招SIDEMOUNT选手,完全可以在眼皮下淡定处置。对于BACKMOUNT选手来说,剩下的词儿怕是只有”蛋痛“两字儿。

尽管这类危机很难出现在咱这类品格高尚的潜水员身上。但是必须认识到,因为真正的气体安全冗余仅适用于单瓶,所以BACKMOUNT潜水员必须依靠队友和自身携带备用气瓶来应对灾难性的局面。在安全的潜水计划之下SIDEMOUNT是真正的独立安全气体冗余,并且可以完全自给自足。此时一定有不少的吃过亏的封闭空间潜水员在默默的问候那个把气瓶和重要的设备设计到背上的童靴吧。所以,综合所述。这些重要的生命维持部件放在哪里最合适呢? 答案是在腋下。那里它们受到保护,随时可以看到,随时很轻松地摸到。这点就是SIDEMOUNT最最最重要的设计理念。一句话——在封闭空间里,千万不要把生命维持系统相关部件放在看不见,难摸着,最外露,天天撞这样令人蛋碎人亡的位置。
《大道至简》----舒适性
近期一次休闲潜水,不留神被各种奇葩的潜水员给吓到了,升水后挤在船舱里,幽幽的想起,还是励志去做一个纯粹的潜水,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潜水吧,那么怎样的潜水最有腔调呢?人类就算了罢,请大翅鲸来做一个评判如何,图一

图二

答案图

大翅鲸:自由潜这位爷胜出。
(二当家:附议)
其实不单大翅鲸了,RAZOR SIDEMOUNT的创造者Steve bogaerts的内心里也非常喜欢自由潜。不是吗?那种完全融入三度空间里无拘无束的感觉,也许是很多潜水员对潜水一见钟情的原因。
(这里二当家要插入一个比美国佬的钢瓶还硬的广告,为什么潜水让我们显得特别)
在水肺潜水,SIDEMOUNT恐怕是最贴近自由潜的配置,用这样的方式潜水或许最能享受到0重力空间的乐趣。设计一个如同自由潜感觉的Sidemount,成为Steve内心最难割舍的愿望。

令人遗憾的是大家都没有Steve先生他老乡Harry Potter那么幸运,下水有一把鱼鳃草啃啃。只能靠那两大气瓶在水下存活。所有的潜水员不得不被五花大绑在金属背板和气瓶上。进而也不得不失去水下最大的乐趣----自由度。哦别担心童鞋们,Backmount欠你的Sidemount归还。下面来一段真相吧,Gosidemount HP的视频。

视频属于gosidemount HP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看到片中花式耍瓶的那一段了吗?毋庸置疑潜水员在三维空间里的自由感觉就是SIDEMOUNT归还的最大礼物了,令你可以在失重空间里随意的辗转腾挪你的身体,一如在水中行云流水的舞蹈。然而这种灵动恐怕很难和双瓶Backmount发生毛钱关系见惯了技术潜领域中狂热追求谁比谁更木头的稳定性之外,是否还有舞蹈般的灵动和自由,更高大上呢?

浩浩汤汤的中国潜水员大军中,其中不乏任何运动细胞都木有的伪户外运动爱好者,浑身上下的关节如同没有韧带似的僵硬;也不乏英雄迟暮的真极限运动拥趸,那些老胳膊老腿基本没有原装的。当然其中包括这位:摔断肩膀的英式橄榄球运动员Steve bogaerts)那么这些童鞋做Backmount V-DRILL的时候的脑子里想啥呢田川寿美,绝对励志,“每天肩部韧带300拉!”下面这幅图那惬意劲儿,就题为Bye!BM V-Drill如何。

接下来。对于想脱离“低级趣味“,急欲玩探索的同学,你们的菜来了。

假设这个图的单瓶PS成全副武装的双瓶呢? 恬静轻松的画面感,瞬间溃散了吧
这幅图是S大侠探洞时候的工作照。他们需要每次扛着所有自己的装备钻进深山老林。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才是探索潜里最困难也是最危险的部分。此时画面上的主人公最不能面对的,就是在距离营地最远的时候摔伤。
同时,潜水归来后超负荷搬运,体能消耗,往往是对DCS贡献最大的因素。(二当家批注:大当家背双瓶摔过一次,还好Santi的干衣质量好。出水后我帮大当家背双瓶折合大约平地500米,腰椎间盘几乎上了月球)

由此看来,装备系统越舒适,潜水者就越安全并且感受到的潜水乐趣也越多。所以同学们,无论是看风景还是搞探索,忘掉其他,回归愉快的潜水过程吧。
嗡嗡嗡了一大推,我们终于锁定了:灵活性,安全性和舒适型是任何一种潜水装备系统发展的核心理念。
Ⅳ RAZOR的进化史
英国人曾经曰过:“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

每一种完美的东西或许都有一个丑小鸭的过去。看来我们需要从1.0版RAZOR SIDEMOUNT切入话题,跟着steve 剖析他SIDEMOUNT的设计的演进。作为一个探险潜水员,最重要的美德就是谨慎多疑。在探索很极限的洞穴时,每一部血泪史都告诉人们,身上携带的每一块多余的东西,在极限状态下都是可能要杀死他的主人宝儿康糖浆。
做很多探险潜水的时候,因为需要长时间的穿越,这些探险任务,要尽可能的多带东西,推进器啊,阶段气瓶。。。。。科裕孵化机。
但是这些区域往往又需要潜水员尽可能的缩小整体体积,保持身体流线型。所以迫切需要一个解决多重矛盾的装备。

试看下图,或许各种市面上的牛装,甚至不同的祖传偏方,估计没有一款BCD入得了如下这位探险者的法眼。

和很多大侠一样,开始Steve一直试图在现有装备上改革,但原有装备的一些固有因素,总是限制了思维创造,无法令人满意。

大侠重器,自然第一个不能纤弱,看看如下这幅图吧,这是在打通Sistema Sac Actun 和 Sistema Nohoch Nah Chich两个洞穴系统的通道过程中,消耗掉三个BCD的尸体之一

下图凶险,潜龄3年以下的观众需在专业教练陪伴下观看


某些地方甚至连湿衣的厚度也成为通过的障碍。(但这对于照片体型的笔者来说,允许我一旁呵呵窃喜一下先。不由的想起我那海象般身段的师叔,每次探索潜水必须是在第二个,卡壳时总是前拽后踩中熬过)

大侠重器。其二特点,就是要长短兼顾可塑性强。
若面对我这体型都嫌小的入口,STEVE的经验是:还Mount个鬼,直接No mount上。进去后再换相对体积大点的Sidemount。不过,很多时候在狭窄的洞穴里甚至0能见度下布线和勘探,必须挂好各种装备。所以在各种穿脱之间,不单宝贵的探险时间被浪费掉,甚至有些装备也在Sidemount和No Mount切换中不知不觉中丢失。

如某次,S大侠探索一段洞穴,他先用SIDEMOUNT移动,然后用NoMount推进了20分钟的狭小洞穴,然后拉开架势开始他欢快的勘测,然后发现记录板留在了他身后二里地外的Sidemount上。荆人涉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一个精心准备了若干天的探索,就此Game over。随着探索的环境越来越苛刻,这个矛盾越来越凸显。不在凑合中爆发,就在妥协中灭亡吧。最终S大侠抛脱桎梏,自锻轩辕了。如下这张照片是不是有点眼熟啊,没错,虽然散发着乡土气息,但绝对是正宗2007年出品的SIDEMOUNT Harness 1.0,一个真正值得放在潜水博物馆里的;里程碑意义的SIDEMOUNT Harness。

基本已经具备了RAZOR SIDEMOUNT的雏形,各种挂点的配置以及背带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设计者Nomount+Sidemount通吃的概念,同时他可以和多级气瓶,推进器配合,并适用于完全隔离的,并可拆卸的浮力系统模块但这个版本距离理想化的SIDEMOUNT还有差距,差距在那里呢?1 轻量化亦适用于在探索中长途搬运2 轻松穿脱,并且穿着舒适3 简单设计,无缝合点,无复杂部件 没有多处的端头。4 能应对各种艰难环境下并具备挑战性的潜水,坚韧耐受各种冲击5 安全可靠6 保持身体流线型,以适应狭小空间7在复杂环境下很容易使用8调整方便9 维修方便似乎所有BCD的美德这不都全了么。能不全么小微律政,这是在好多年在无数个头脑风暴,无数次的水下测试,无数次“上帝托梦“中,终于成熟的RAZOR SIDEMOUNT HARNESS 2.0 走进了我们的潜水世界。
(二当家批注:2.0体现了本文厚重的历史感,现在都2.5了,可上razor官网查看最新的2.5功能细节)
如下是功能细节(二当家批注:此为Razor2.0)

可以看到上述N多原创理念最终在这个版本上得以实现,并且在Steve的洞潜探索中得以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他洞潜的探索效率和成果,比起曾经的他用过的其他各式SIDEMOUNT,RAZOR有着更安全可靠的表现。能设计到如此境界,这套SIDEMOUNT系统已经不仅仅是单一的设备了,而是一整套理念才可以做到,这就是-----Bogaerthian SIDEMOUNT理念。

多年的SIDEMOUNT潜水经验,曾经让Steve以为他理解了他所做的一切,但是近年来对RAZOR的不断改进,让他从设计者的角度又进一步重新定义了SIDEMOUNT潜水理念。
在RAZOR演进的过程中,他也学到了很多,而不仅仅是一个SIDEMOUNT diver的认知。
不但是设备,Steve还努力尝试将器材配置配合身体更加流线型;同时水下技巧和程序也日臻完美。
最终,这些装备选择、配置、技巧以及程序,实现标准化。

翻译了半天S大侠自卖的浆糊膏药,大愚若智的我似乎还未抓住要领。得,拿两张装备图片来表述Bogaerthian SIDEMOUNT理念吧。如下两张分别来自于洞潜初学者和洞潜高手。(二当家批注:这两个对比图,讲真,有些婊...敬请读者仔细观察、对比、斟酌)


不难看出,高手已经把洞潜的装备简化到极致了,所以隆重推出Bogaerthian SIDEMOUNT理念的最基本点——大道至简,同时记住他的英文吧—less is more。这个大道理,同样适用于行走浆糊,装X拼范哦。记住,高仿大侠的装备:一要简化,二要沧桑,迷离着眼睛,再露出丝不带一点narrow mind的笑容,恭喜你,装X成功。如果像棵圣诞树一样的徐徐飘过的潜水员,这一看就是菜到豆芽了。Bogaerthian SIDEMOUNT理念要求整个系统中的每一个部件必须无缝衔接,密切配合。RAZOR SIDEMOUNT HARNESS是整套RAZOR SIDEMOUNT系统的的核心,但是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且需要其他部件的合理配置和选择,以达到最佳配合。题外话一段。
RAZOR HARNESS设计的成功小红花简谱,招惹来全世界无数的山寨,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品牌,不过杯具的是,其中竟无我堂堂山寨大国的作品,令人情何以堪。(二当家批注:当年确实没有,但现在已经有了,你懂的,不懂也不要问我)
面对山寨,S大侠的一句话,无奈而又洒脱--------模仿是山寨对原创最具诚意的恭维和评判。
Bogaerthian SIDEMOUNT理念是完整彻底的革命性设计。所以任何的周边系统都是基于这套系统的理念核心,无论是装备配置,潜水程序和相关技巧强制兽婚。如果洞潜高手使用起来非常完美,那么同样这套系统也适用于每一个潜水员。

再次感谢阿笨。
俱乐部上头条
教练上头条
你平时用的潜水表情包(第四套)要更新啦!




2018年节假日潜水安排来了!这样调休潜最多!
你以为潜水员纹身只是为了炫耀?其中还有更深的含义
潜水员和维密其实只差那么一点点
在中国,你的月薪决定你的潜水地!
35岁前必去潜水的地方,我只去了5个,你呢?
“油腻中年”女性潜水员
油腻中年男性潜水员

全文详见:https://www.6596.org/15414.html

TOP